6月29日,船海学院“扬帆寻航”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学院团委、关工委的组织指导下,赴镇江市四摆渡社区开展“镇江航运闻古今”交流活动。通过PPT展示、亲身经历讲解、实地参观等多种形式,传承镇江航运历史文化,向小学生宣传展示镇江古老的航运文化。
“自清代同治年间始,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淤沙逐渐积聚在江岸南侧,江水冲刷北岸,长江航道北移,江水逐渐远离,当年的西津古渡如今离长江江岸已有300 多米距离。”大学生吕帅元借助PPT展示相关图片与文献,结合文献记载和自身专业所学,引经据典,讲解镇江古代航运发展过程。并将了解到的镇江沿江发展规划进行介绍,令老少居民在震撼于镇江古老航运文化之余对未来的航运发展满怀期待。
“从运粮河一侧,摆渡口依次叫做头摆渡、二摆渡直到十二摆渡,到了我们这里就是四摆渡!”社区马永祺老先生以自身经历,用朴实的乡音娓娓诉说镇江长江沿线、古运河近代的变迁及运粮河的开凿历史,介绍“四摆渡”名称的由来。马老先生还亲切地向大学生展示有关长江运河的诗词书法,为活动现场增添了一抹雅致的人文情怀。
其后,大家在运粮河闸站洪主任的带领下走进闸站主体,通过河道总体布置图,洪主任向大家展示运粮河将金山湖和长江连通,在航运河道中负责运粮河整体防汛工作。气势宏大的闸站和运作复杂的机械设备引起参观者浓厚兴趣,原先好动的孩子们也被眼前航运河情景吸引,安静而专注地望向流淌的河水。
“镇江航运闻古今”文化交流活动将大学生从书籍文献上所了解到的历史记载、理论知识与老人们自身经历、亲身体验相结合,通过航运文化的交流,在深入挖掘并传承镇江航运文化的同时,将中国航运文化和航运精神向青少年进行宣传展示。活动契合十九大报告中深入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求,对中国古老深远的航运文化进行深入探索,努力将千年航运文化代代传承。
【巫蓉 霍宗泽 常皓宇】